当前位置:首页 > 段子大全 > 正文内容

青未了|村里来了说书人

2000feng2年前 (2022-08-23)段子大全183

文 | 王胜波

村里街上走着一拨人,他们排成一溜儿,每人间间隔一段距离,人手一根木棍,不断用木棍点动地面,发出得、得轻响;他们缓慢地鱼贯而行在大街上。

他们衣着褴褛,人人双肩勒着布带,背着简单的铺盖卷儿,上面横搁着鼓架儿,或者一副胡琴;有人斜背着布包,有的包里盛有一面鼓,有的包盛有锣、钹、镲、笛、笙、竹板等乐器。

这些被街上行人注目的奇特来客,是一拨以说唱民间艺术为生的盲人艺人。

乡间对从事说唱职业的盲人,有三种称法,一种文雅称法为盲人文艺宣传队,一种粗俗称法为说书瞎子,还有一种是上了年纪的人,称盲人艺人为盲救会。

小时候我曾问父亲,盲救会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盲救会称法来自于抗战时期的根据地,那时为了抗日救国,人民群众成立各种抗日组织,如农民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青年成立青救会,妇女成立妇救会,进步的盲人成立了盲人救国会,简称盲救会,他们以手中乐器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盲救会的叫法,被老人们一直沿用到解放后。

民风淳朴的乡村,大人教育孩子,不要称盲人为瞎子,说这种叫法是对盲人的歧视。但我们一班儿童伙伴,见了盲人就忘了大人的教诲,跟在盲人周围,瞎子长、瞎子短地叽叽喳喳乱嚷,望见大人会大声呼告:咱村来了瞎子说书的,聒噪得盲人们很烦,虚晃手中木棍吓唬我们。

盲人点着木棍踽踽而行,不时问我们,村办公室的路怎么走?一帮顽童把他们一直引领到目的地。

通常是村会计接待说书盲人,为首的盲人拿出一纸不知哪个机构开具的介绍信,待会计看后,双方谈论说书报酬,其间也有讨价还价,谈妥后,会计忙着为盲人派饭和安排宿歇之处。

盲人这一永远处于黑暗包围中的残疾群体,比之常人求生存更为不易,他们行则举步维艰,身上别无长技,仅能靠说唱书文糊口和养活家人;他们终日风餐露宿,艰难奔波,吃的是粗粝淡饭,时不时地遭受冷遇。

有一次,村中来了几位盲人,会计说正值农忙,不便安排说唱,盲人们愁眉苦脸,说之前他们已在五、六个村遭拒,三天没说书,没吃上派饭,身上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恳求可怜可怜,权当打发要饭的。心地善良的会计经与村书记商量,安排了他们说书,盲人们顿时转忧为喜。

那年月公社及机关公务人员经常到村办事,村里把招待工作人员吃饭,按顺序安排到各户,排上饭的户,通常是把来人邀到家中,炒两个菜,做顿手擀面吃。盲人捞不到这样的礼遇,被安排招待盲人的户,被人们称作管瞎子饭,他们不会把盲人请到家中,而是把饭送到盲人落脚处,顽童们跟在送饭人身后喊着:看瞎子吃饭去。盲人在我村吃的比在山区村庄吃得要好一些,一般和做饭户的家人吃一样的饭菜。有一回我和伙伴跟着送饭的村民到了办公室,那儿有五个等着吃饭的盲人,送来的是八、九个焦黄的大玉米饼子,多半瓦罐萝卜片炖粉条,一小碗盐芥根丝。待送饭人刚离开,他们便狼吞虎咽吃起来,一会儿就风卷残云般将饭菜一扫而光,吃个净尽。正好会计来了,说:师傅们都吃饱了?饭菜不一定好,将就些啊。盲人们感谢道:哪里,今天吃的比起在别村吃地瓜干就咸菜、虾酱,不知要好多少,太感谢了。

在天暖时节,村里把说书盲人安排在公用闲房住宿,房中无床无炕,盲人席地铺下自带行李,就能安寝。寒冷的冬日,通常把他们安排在饲养室住宿。村边有大队和各生产小队五、六处饲养室,把盲人们分散安置于其中,与年老饲养员同炕而眠,虽然有牲畜异味扑鼻,但能睡上暖烘烘的热炕,盲人们很满足。

每年会有八、九拨盲人来村演艺,他们是不同的帮伙,每拨人数不等,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年龄三、四十岁者居多,多数为男性,偶尔能见到一、两名女性盲人,是与其丈夫结伴演艺。

那时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听盲人说唱和看露天电影、正月的村戏,是乡亲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们希望欣赏到精彩的盲人说唱,但往往事与愿违。

家乡流传一则笑话,有四位盲人夜间在某村说书,说唱功夫实在太差,人们纷纷离场,剩下有七、八个人,大家以手势示意,相约轻轻走开,不要惊动盲人,众人蹑手蹑脚走了,只剩一人仍站在那里。盲人哪知道场上情况,仍在叮叮当当打着乐器,呜呜呀呀唱着曲儿。中间休息时,一个盲人对同伴得意地说:今晚咱说唱的就是好,人们都听得入神了,你听场上鸦雀无声。在场的那人忍不住笑了,说:人早都走光了,就我一个人在这儿。那盲人不信,用木棍拨拉一下,说:真是的,人都走了。哎,你怎么还在这儿,是不是你听我们说唱得好?那人道:我也早想走了,可是那位打鼓的先生借了我的板凳,我要等着带走。

笑话有点夸张,但实际上,多数盲人真是说唱水平欠佳,难以吸引人,这与他们自小缺乏正规教育、从业后又欠缺专业训练有关。他们还有一大缺陷是不会说普通话,说唱时一张口,高腔大嗓全是乡音腔调、俗语土话,让人听了不舒服。

但也不完全尽然,在吹拉弹唱演说曲艺上,盲人中不乏技高一筹,水平佼佼者,我要述及的是他们可圈可点的一面。

盲人演艺安排在村中心一片宽敞空地处,那儿是开村民大会、放电影、演村戏的场所,堪称当年村子的政治文化中心。在空地一侧,有棵虬枝横生、枝繁叶茂的槐树,盲人们在树下架好大鼓、小鼓、扬琴,一溜或坐或立,说唱阵势就拉开了。村干部在槐树枝杈挂上汽灯,这倒不是为了盲人说唱方便,他们压根用不上,只是为了便于村民观看盲人说唱时的动态和表情。

盲人说唱的是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大致分为戏曲类、曲艺类、演奏乐器类。

盲人们演唱的戏曲,有吕剧、京戏、黄梅戏等剧目,其中尤以演唱山东人喜爱的吕剧为多。我曾听过他们演唱整出的小型吕剧,如《小姑贤》、《王汉喜借年》、《柜中缘》等,其中有的女角色由男性盲人反串。盲人还喜欢唱吕剧戏的选段,一次有位年轻女盲人演唱《李二嫂改嫁》选段,在二胡、坠琴伴奏下,她哀婉悲切地唱: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对孤灯想往事……唱得很投入,眼泪从她深陷的眼窝溢出,挂满脸颊。她饱含悲凄的演唱感染了听众,场上鸦雀无声,一位年逾六旬、打年轻时就守寡的孤寡老太太,竟呜呜咽咽泣不成声,她大概是由李二嫂的命运遭遇,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而悲从中来。

我听过年岁较大的盲人唱京剧选段,如《空城计》中诸葛亮、《铡美案》中包公、《徐策跑城》中徐策等唱的选段,那腔调韵味十足。

我听男、女盲人联唱过黄梅戏,如唱在家乡流传甚广的《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中的选段,及有着黄梅戏韵味的《对花》等民歌。

盲人们演出最多的是曲艺类节目,有快板、评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京韵大鼓、胶东大鼓等。

快板因其形式简单,是盲人较为普遍表演的节目。快板又称数来宝、顺口溜,表演时,盲人一手持大竹板,一手拿撒拉机,说词之前的开头板儿和说词中间的小过门板儿,他们能打出多种花点烘托气氛。快板的句子字数不等,多为七至十字,讲究押韵,演绎的多是诙谐幽默、述事性强的短小故事,如《武松打店》、《杨志卖刀》等传统曲目,还有反映新时代生活的现代曲目。

我曾经听盲人演说一篇名为《六老头治理乱石沟》的快板,快板每句最后一个字都为头字,颇为有趣。盲人劈劈啪啪打过一通竹板,便时急时缓、抑扬顿挫地说开快板:

手打竹板举过头,

听俺表表六老头,

六老头学大寨有劲头,

立志治理乱石头。

六老头的村叫石沟头,

石沟头坐落在山前头。

这天天亮出了日头,

日头挂在东山头。

打村子东西南北四街头,

先后走来六个老头。

最大的是张老头,

他七十岁刚出头,

最小的是王老头,

六十挂了五个零头,

中间是李老头刘老头,

还有孙老头徐老头。

六老头手提铁锨和镐头,

筐子篮子挂在肩头。

他们聚集在十字街头,

而后走出了村西头,

往西走到了乱石沟头。

六老头举目看向沟里头,

沟里全是乱石头,

那石头大的像枕头,

小的像脚趾头,

不大不小的像拳头。

……

接下来的词描述了六位老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向筐子、篮子里捡石头,再搬运出沟,快板每句的句末仍然是头字。末了是领头的张老头向老伙伴们做动员:

张老头站起身抬起头,

亮开嗓门喊向其他老头:

老伙计们加把劲头,

咱再干上一个钟头。

我们把党的教导记心头,

战天斗地有劲头,

要把困难踩在脚下头,

改造山河咱走在前头。

一番快板表演,大竹板打得高亢嘹亮,快板词念说得干脆利落。

盲人演唱的曲艺节目,最为擅长普遍者非胶东大鼓莫属。

胶东大鼓又称大鼓书、说鼓词,由于演唱的多为盲人,人们又习惯称其为瞎唱儿。胶东大鼓特点是演唱简便易行,一人只需带着击节鼓板,就能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据老人说,旧社会常见单个盲人游走于村庄之间,靠说唱瞎唱儿和算命维持生计。

盲人说唱胶东大鼓有多种形式,有一人击鼓说唱的,有二人说唱的,也有三人或更多人演唱,主唱者一、二人,其他人以各种乐器伴奏。我看到的多为二人说唱形式,一人弹三弦伴奏,一人一手持小鼓槌击打面前架起的小扁鼓,一手打着两片月牙形钢板,说一阵唱一阵,弹三弦的盲人根据剧情需要,不时地插说几句。说唱鼓书技艺高超的盲人,唱起来时,唱腔音调会随着故事情节转化而变化,时而粗犷高亢,时而婉转悠扬,颇为动听。在每一唱段末尾,盲人能一口气唱完一句绵延悠长、高低起伏的嗯嗯啊啊的长调,而后击打一阵小鼓、钢板,再转向说词儿;说鼓词快板时而平稳从容,时而高亢明快,语调抑扬顿挫,干脆利落。在说到故事激烈高潮部分,盲人运用上叫做流水和贯口板的快板,有板无眼,一板贯底,一气呵成;速度快,气氛紧张热烈;说到故事结尾处,把快板更是演绎得欢快、激昂、热烈。

盲人说唱胶东大鼓题材广泛,多为古代故事。有公案故事,如包公案中的《乌盆案》、《狸猫换太子》、《铡美案》、刘公案中的《淫妇杀夫案》、《双钉案》、施公案中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智擒采花大盗》等;有侠客故事,如《七侠五义》中的《五鼠闹东京》、《白玉堂三探冲霄楼》、有《小八义》、《荒江女侠》、黄三太黄天霸的故事;有诙谐幽默、趣味性强的民间小品故事,如《墙头记》、《馋老婆》、《三仙姑占卦》、《穷汉醉酒》等;更多的是梁山好汉故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李逵下山》等,其中尤以说唱武松故事居多,如武松打虎、杀嫂、斗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全套武十回故事我都听过。盲人也以胶东大鼓说唱近、现代故事,我听过说唱《红灯记》、《抗日英雄乔八爷》、《双枪老太婆》、《唱雷锋》、《赞门合》等。恢复高考后,我听盲人以胶东大鼓说唱京韵大鼓的名篇《送女上大学》。

盲人们在演唱节目时,都会一手儿,即故事说到紧要处暂停一会儿,一来歇息一下,二来吊吊听众胃口,增强吸引力。在暂停之前,有几句固定模式的词,类似于古典章回小说每回末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例如说唱《武松大闹飞云浦》,当说到武松走上飞云浦木桥,几个解差与杀手持刀向武松前后夹攻上来时,盲人却唱道:眼见得那武松命垂一线,欲知他如何脱凶险,容我歇歇喘喘抽袋烟,喝口水儿润润嗓,咱再接着往下谈。他慢吞吞抽烟、喝水,被吊起胃口的性急听众焦急地催促:师傅,赶快接着说吧。

盲人艺人另一擅长技艺是演奏乐器。我看到过他们拉二胡、京胡、板胡、坠琴;看过他们弹三弦、琵琶、扬琴;听过他们吹奏笛、箫、笙、唢呐。要说吹拉弹奏水平,有些盲人的确造诣颇深。

我曾经听盲人以竹笛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声高亢悠扬,曲调热情明快,将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农夫扬鞭等音乐语言演绎得生动形象,在听众意象中展现出一幅丰收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交售公粮的情景。

我听过盲人演奏二胡名曲《江河水》,二胡的音调,时而如泣如诉,悲愤压抑,时而昂扬激越,荡气回肠,把旧社会劳动人民饱受苦难和不甘压迫奋起抗争,演绎得淋漓尽致,听之令人动容。

我印象中盲人的最精彩演出,是一场唢呐演奏。

那次来我村说唱的是老薛和他带领的五位盲人。老薛是县南青石崖村人,他自幼拜师学艺,刻苦习练,练就一身过硬的吹、拉、弹、说、唱功夫,堪称技艺娴熟,水平出众。他能手脚并用,操纵一架中间有皮条牵引的全套锣鼓乐器的木架,演奏出紧凑协调、整齐动听的鼓乐。凭着他的高超技能和精彩演技,不满二十岁就在盲人演艺圈中崭露头角,在南半县声名鹊起。人们根据他的年龄与籍贯,称他为青石崖薛小瞎,提起这个名号无人不晓,他干脆以此为艺名。时下他已年过五旬,人们不再叫他薛小瞎,而称他老薛了。他团队的成员,也都是个顶个的说唱高手。

村人得知是老薛带队来说唱,晚饭后纷纷前来观听,汽灯照耀的大槐树下人头攒动。

开场锣鼓响过,一位盲人捧笙伴奏,老薛吹奏起唢呐经典曲目《百鸟朝凤》。只见他吹一阵唢呐又放下,再口含哨子吹奏,布谷鸟的悠长啼音、黄鹂的婉转啭鸣、山雀唧唧喳喳的啾叫,还有知了的声声长嘶……种种鸟鸣莺啼,群鸟斗嘴逗趣,被他模仿得唯妙唯肖。耳听婉转悠扬的唢呐声和口哨声,令人仿佛置身于春天鸟语花香、百鸟争鸣的意境,心旷神怡,为之陶醉。

老薛演奏唢呐曲《一枝花》时,增加了伴奏乐器,一位盲人拉板胡,一位轻敲大鼓,一位慢打铜钹,参与伴奏。老薛吹奏的《一枝花》,旋律跌宕起伏,音调委婉多变,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倾诉一生境遇:初始凄楚怨愤、悲壮苍凉,像艺人在倾诉不幸的过去;继而深沉缓慢,哀婉愁戚,如在诉说颠沛流离的苦楚境况;最后节奏流畅明快,旋律热情欢腾,把全曲推向高潮,表现出获得解放的艺人的欢乐心情。这时我看到在人圈外,有几个人迎合着唢呐乐声,扭起了秧歌。

老薛休息时,一位盲人架起小鼓,手持月牙钢板,准备说唱鼓词,忽然有人喊道:请薛师傅还吹唢呐听吧。立刻得到众人响应,有人提出吹奏《送情郎》。

老薛起身微笑道:承蒙各位抬爱,那我就遵命了。

《送情郎》是深受乡人喜爱的民歌,其曲调与东北民歌《孟姜女》一致,平时常听有人唱,其中有的歌词被趣味低下者改成秽词亵语。

老薛吹起了《送情郎》,旋律沉稳舒缓,音调婉转轻柔,韵味情深意长,唢呐淌出的音乐语言,描摹出一幅一对情人情切切、意绵绵不忍离别的浪漫画面,宛如一位少女饱含柔情蜜意,难舍难分地向即将离别的恋人倾诉不舍之情,不厌其烦地叮嘱保重事项。

伴着唢呐声,又有人扭起了秧歌,年过七十、日常爱唱小调的纯仁爷,敞开苍老沙哑的嗓门,合着唢呐节奏,高声唱道:小妹妹送哥哥泪盈盈,忽然间刮起了东南风,刮阵风倒不如下场雨儿好,下雨好跟俺的哥多待几刻钟。

场上扭秧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围成一圈,边欣赏老薛美妙的演奏,边观看热闹的秧歌场面。

老薛听到纯仁爷唱歌,觉察到好多人在扭秧歌,见自己的演奏赢得人们互动效果,他高兴了,吹得更来劲更投入了,他一会儿平端唢呐,一会儿朝向空中,不断左右晃动身体,吹得唢呐震天响,把《送情郎》连着吹了几遍,高亢嘹亮、余音袅袅的唢呐声,飘荡在村庄的夜空。

老薛停奏唢呐,其他人准备说唱,这时扭秧歌与看秧歌的人已经欲罢不能,都要求别演其他节目,继续吹奏唢呐,配合大家扭秧歌。老薛跟同伴商量,答应按大家要求办。

拉板胡的盲人替换下老薛,与另一人双人演奏唢呐。扭秧歌的已近上百人,其中多为年青小伙,还有四、五十岁的壮年人和年轻的姑娘。

二人的演奏比老薛虽有逊色,但也颇具技巧,吹奏得唢呐音调高亢嘹亮,似裂石流云。《大秧歌曲》、《采茶舞曲》、《走西口》……动听且富有秧歌舞节奏的乐曲,一首刚奏罢,另一首随即接续,响彻于秧歌舞场,流淌在夜幕下的村庄。

场上气氛热情奔放,秧歌手们情绪高涨。有人伴随唢呐旋律,大幅扭动身躯,有的人不断前俯后仰,踏着有力的秧歌步伐。热烈欢快的《抬花轿》乐曲响起,有人双手握拳擎在双肩旁,身子左摇右晃,步履蹒跚趔趄,作出抬轿吃力的形状,滑稽可爱的动作,引发场上爆出笑声。

姑娘们扭动苗条柔软的身段,优雅地摆动双臂,迈着灵巧轻盈的秧歌舞步,她们优美曼妙的舞姿为全场增添了靓色。

压轴的曲子是《拥军花鼓》,老薛再次出场独奏唢呐,欢快流畅的旋律,悠扬婉转的乐声,似行云漂流上空,如流水荡漾全场,人们尽情地舞着秧歌。有人边扭边伴着曲调唱了起来: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牛羊出了门……人们载歌载舞,把唢呐演奏盛会推向了高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盲人说唱的艺术形式也随之销声匿迹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盲障残者大为减少。在党的阳光普照下,盲人的生存空间充满光明,他们颠沛流离靠说唱、算命谋生已经成为过去,他们中有的人如常人一样,能够从事高端职业,在自主创业中取得不凡成就。盲人艺人的思想境界、艺术水平也非昔日可比,其中有的人经过努力,走进艺术殿堂,步入星光大道,登上万众注目的春晚舞台,展示了他们高超的艺术才华。

【作者简介】王胜波,山东莱阳市人,1954年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分行,已退休。酷爱读书,略通古诗词。愿与书为伴,乐享人生。已有多篇文章刊发在《金融文坛》杂志、中国金融作协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作协山东创作中心微信公众号、齐鲁壹点号海岛寻梦专栏,其中《潇潇秋雨中,我见到敬爱的周总理》获492.4万人次阅读量。

壹点号海岛寻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风千笑话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idc0531.com/?id=363

分享给朋友:

“青未了|村里来了说书人” 的相关文章

老婆去洗澡了

老婆去洗澡了

老婆去洗澡了,我突然看见她的手机亮了,就好奇凑过去看了下,是老婆与丈母娘在聊天,老婆对丈母娘说:“今天我白天工作好郁闷,与同事吵架了,想在老公那里出出气,揍他几下。”丈母娘说:“你可别无理取闹。”我很开心,想想还是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美滋滋的。正想着,自己手机也有短信进来了,我一看,原来是丈母娘发来的...

你是在说你娇小可爱吗

你是在说你娇小可爱吗

你是在说你娇小可爱吗搞笑图片我:你长得这么高大壮硕,连母猪在你跟前都会变得娇小可爱。朋友:你是在说你娇小可爱吗?我……...

这排字谁写都写不工整

这排字谁写都写不工整

这排字谁写都写不工整搞笑图片厂下广卞廿士十一卉半与本二上旦上二本与半卉一十士廿卞广下厂下广卞廿士十一卉半与本二上旦上二本与半卉一十士廿卞广下厂下广卞廿士十一卉半与本二上旦上 二本与半卉一十士廿卞广下厂下广卞廿士十一卉半与本二上旦上二本与半卉一十士廿卞广下厂下广卞廿士十...

小丽与阿强 他们的关系发展得很迅速

小丽与阿强 他们的关系发展得很迅速

小丽与阿强 他们的关系发展得很迅速搞笑图片那是四年前的事了,当时阿强正在上大学。小丽是一个漂亮纯情的女孩子,她是阿强的女朋友,同学们都说他们是天生地造的一双。他们的关系发展得很迅速,很自然的,某个暑假,阿强将她带回了家。他并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去了他舅舅家,因为他舅舅是一...

漂亮的女孩子不会脸红

漂亮的女孩子不会脸红

漂亮的女孩子不会脸红搞笑图片漂亮的女孩子永远不会脸红,哪怕害羞。因为妆太浓,粉太厚...

这么幽默,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这么幽默,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这么幽默,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搞笑图片 1、“为什么友情变成爱情很正常,但是爱情变回友情就怪怪的呢?”“嗯。。。毛巾用久了可以当成抹布,而抹布再当回毛巾用是不是很别扭?”2、一男喜欢一女孩,为此他表白过两次,被拒两次。第一次表白,姑娘:我心里有人了。他不死...